“去年我们指导企业加强管理,帮助企业提升质量效益★■◆◆■。◆■”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李天春告诉记者,2020年,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参与起草并积极落实《重庆市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建立完善市级质量督察工作机制,推动将质量工作考核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。
据许敏介绍■◆★★,该公司完成了CNAS认可资质申报后★◆■★,其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(SARS-CoV-2)ⅠgM/ⅠgG抗体检测试剂盒,成功获得了欧盟CE安全认证■◆■★■,为公司的抗疫产品打入欧盟市场拿到了“通行证”。
大足区市场监管局积极争取大足区委区政府支持,部门协同推进,动员企业广泛参与,鼓励群众积极响应,五金产业质量提升氛围分外浓厚,“政府引导、部门联动、企业主体、社会参与”的大质量格局日趋完善★■。
★■★◆◆“我们公司生产的核酸提取试剂盒主要出口欧洲等很多国家■■★◆,需求量很大,我们想要扩大生产■★◆★■,但是听说企业实验室取得CNAS认可资质申报,光是排队就需要大半年,我们时间等不起★★,市场监管部门能不能想点办法?”该公司副总经理许敏急忙把最需要解决的棘手困难讲出来。
贺张当即安排相关科室指定专人■◆◆,负责该公司的CNAS认可资质申报工作,一起完善申报资料,积极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联系,讲明原因,缩短申报时间◆◆■★★,在2个月内完成了CNAS认可资质申报。
据悉■★★,大渡口区2020年获得“一企一策”精准帮扶的企业,并非仅★★“中元生物”一家◆★,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、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■◆■■、重庆巧丰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,也获得了市场监管局面对面的帮扶,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化■■■、平台化、品牌化,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,鼓励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■■◆◆■■。
据统计★■,截至2020年底,大足五金产业成规模的五金企业近600家,行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■◆■,成为“重庆制造”中极具特色的地方产业集群★■■。
2020年9月■■◆,大足区人民政府发布《大足五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◆■■◆◆,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★■★★★。比如,政府大力支持建设智能共享工厂,鼓励企业专注核心技术、深耕细分领域,对建设智能共享工厂的,经认定后将给予一定补助◆★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重庆市场监管部门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责任★■■■,落实8项工作机制和256条措施清单★■★,率先推出市场监管8个方面重点举措,发布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地方标准24项,应急审批和备案40家企业52个医疗器械产品,2个新冠病毒检测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◆■◆◆★。
重庆市大足区五金产业市场辐射全国各地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◆◆◆。进入21世纪■◆■◆,受交通◆■、物流、经营和购物环境的影响,大足五金产业出现了短暂颓势■★◆◆,生产和贸易量开始萎缩◆★。2020年◆◆★,大足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职责,主动思考,积极作为,大力开展五金产业质量提升行动,努力构建五金产业“大质量◆■”格局。
)2020年,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★◆■■★◆,统筹推进质量强市建设,充分发挥质量监管职能作用,不断拓展质量基础设施★■★,建立完善质量督察机制★◆★,加强防疫物资监管■◆◆★◆,通过“一企一策”精准帮扶,构建■★■“大市场、大质量、大监管◆★★◆★”格局,促进企业产品上档次,管理上水平,效益上台阶,擦亮“重庆制造★■◆◆■”品牌,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。
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指导41个区县围绕地方发展规划和产业特色◆★★■◆,分别在制造业、食品产业、农产品产业■◆■■◆、服务业、环保产业等领域开展专项质量提升行动■■◆★◆;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投入◆★,以点带面推动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◆★;指导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◆■★■★,帮助424家中小微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,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小组651个★★★■★,组织质量专家帮助企业开展质量诊断、质量攻关活动269次,为企业增加可计算经济效益3199万元。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,统筹协调计量■◆■◆、标准化★■■◆■、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资源◆■,帮助430家企业解决新产品研制★■■★★、质量控制实验室建设◆■、标准制修订及查询等方面的质量技术难题。
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的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,是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研发、生产、销售★◆■■、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◆■★★■★。2020年8月21日,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贺张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■◆■■■◆,到该公司开展调研,重点了解企业在产品及知识产权认证、商业秘密保护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还有哪些困难,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给予解决。
渝北区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所在地★■★◆,进口冷链食品品种多、数量大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构建严密的监管体系,要求进口冷链食品必须提供检验检疫证、核酸检测证明、消毒证明和渝溯源二维码,如果★■“三证一码”不全,不得购进和销售。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进口白虾流向,通报渝北区疾控中心监测,累计检出3份外包装阳性■◆◆◆★,下架在售的白虾2471公斤,监督销毁问题白虾9810公斤。
重庆市场监管部门立足构建“大市场、大质量、大监管”格局,深入实施质量强市以及知识产权战略★◆◆,擦亮■★★“重庆制造■★■”品牌,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★★◆■。
重庆市大足区永利刀具有限公司在刀具制造过程中的淬火、锻打等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序上,一直有较大的优势,公司已建起了4条生产线,除满足自身需求外◆■◆■★,还有一条生产线的全部产能和另一条生产线的一半产能拿出来共享。
“共享后■★★■,设备不用歇火。淬火◆★★、锻打等设备每月都能达到满负荷生产★■◆,仅此一项,生产成本就可降低10%左右。”该公司董事长刘川介绍说,永利刀具为30多家刀具企业提供淬火◆■★、锻打服务,共享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。
重庆市场监管局重点对口罩、防护服、呼吸机、红外体温计、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五类防疫物资及其重要原辅材料,加大监管力度,严查各类违法行为。2020年1月至11月■★◆,对全市130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、1■◆◆◆★.6万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1★★.8万家使用单位进行全覆盖摸排,逐一建档监管■◆★,做到★★◆“底数清◆■■◆★◆、情况明”★◆★■■■;对疫情防控重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应急审批的企业实施驻厂监管,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生产,确保产品质量■★◆★。同时,先后抽检防疫物资产品455批次,医疗器械产品35批次,坚决防止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出厂销售■★★■★;开展非医用口罩风险监测,同步向消费者发布风险警示。
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,5次排查处置厄瓜多尔进口冻虾,全覆盖排查冷库5590个,建立快速反应工作机制■■、妥善处置12起进口冻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事件,3447家企业信息接入“渝溯源★★◆■■★”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。
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查封无法提供“三证一码”的问题食品★◆■。刘文新/摄
重庆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企业调研,了解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弱项◆◆◆■■◆、短板和需求◆★,充分发挥质量监管职能作用,★■★★◆★“一企一策■★★★◆”精准帮扶,促进企业产品上档次,管理上水平,效益上台阶,助推企业健康★◆■◆★■、持续发展■◆■◆。
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还在重庆市医疗器械放管服服务中心,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★■◆■,对医药企业的工商注册、经营许可开辟绿色通道,提供“一站式■■”服务,为产业高速提质发展,夯实了生态基础。